【规划师论坛1】城乡规划领域廊道相关研究述评
2017年4期主题:城市综合管廊与廊道规划
【编者按】
城市廊道(包括市政廊道、生态廊道和生命廊道等)规划建设作为促进城市安全升级、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解决“城市病”、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城市廊道和综合管廊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亦相继开展了城市廊道和综合管廊的规划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城市综合管廊与廊道规划”为主题,结合目前廊道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围绕中心城区E类用地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和综合管廊的管理制度、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规划重点问题、规划布局与选线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各地城市廊道和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规划师论坛1】
城乡规划领域廊道相关研究述评
作者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许从宝,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李青晓,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晨,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征宇在《规划师》2017年第4期撰文,20世纪90年代后,廊道因在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逐渐被学术界所熟知,而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探索推动了廊道研究的快速推进。但由于各研究侧重点不同,城市廊道目前存在概念不一的现象,给后续研究带来了严重困扰。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按时间顺序分析廊道概念及相关研究在各学科中的演化过程;运用分类研究方法,基于城市廊道的功能分类,分别梳理各自的研究进程。通过对城市廊道既有研究进行纵向及横向分析,探索其在城乡规划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及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廊道;城市规划;廊道研究进展;廊道分类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005-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许从宝,李青晓,田晨,等.城乡规划领域廊道相关研究述评[J].规划师,2017(4):5-11.
一 廊道相关研究的流变概述
廊道 (Corridor)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理论 (MacAr-thue&Wilson) 的保护应用中。基于该理论,Wilson 和 Willis 于 1975 年结合Levins的复合种群概念提出利用廊道连接相互隔离的生境斑块能够有效减少物种灭绝率。Merriam、Kupfer等人通过研究证实了一部分植物及小型哺乳类动物利用廊道繁衍扩散的猜测,廊道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切实有效。由此可见,廊道概念的提出侧重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层面(Forman)。
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完整的景观被城镇、农田等分割成为孤立的斑块,景观碎片化成为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及北美洲出现并发展,逐渐形成一门拥有独立理论方法的学科。作为地理学、生态学及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生态和生物等的保护方面。基于Wilson和Willis的研究结论,景观生态学将廊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形成了包括廊道在内的相关景观格局理论。R·Forman于1995年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为景观生态学提供了一种分析比较景观结构的方法。该模式的提出使人类与野生生物共存成为可能,也为廊道在城乡规划学中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廊道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较早,但其理论研究却较为滞后。廊道最初以其交通功能在城市中被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便有了关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记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然而,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发展成熟后,其理论研究才开始在城乡规划学中有所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后,廊道在城市规划学中的理论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开始运用到城市规划实际项目中。1990 年美国为整顿博尔德克里克(Boulder Creek)河岸生态环境而实施的规划便应用了“景观生态学及廊道效应”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生态城市建设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认可,而廊道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线性空间,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与研究的重要内容。1993 年,R·Forman提出应在城市空间范围内散布一些斑块和廊道,为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思路(表1)。
至此,廊道作为城乡规划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理论发展已较成熟,并趋于细化。出于研究目的地不同,还出现了生态廊道、遗产廊道等多个分支,城市廊道研究趋于多元化。
二 相关研究的分类分析
(一)廊道的分类
20 世纪 80 年代后,廊道研究进入高峰期,国内外学者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从不同层面对廊道进行了分类( 表 2),以界定各自的研究范围。
国外研究相对较早,美国著名景观学家R·Forman通过对廊道的分类研究,概括了廊道在生物保护及景观生态方面的功能,为之后廊道在城市规划中的使用奠定了基础。Opstal结合廊道最初的功能,将其分成迁徙廊道、通勤廊道和扩散廊道三种类型,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廊道作了详细研究,为廊道在城市规划中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0 世纪 90 年代末廊道在城市生态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1999年,宗跃光在廊道效应理论基础上将廊道分为两大类,探讨最佳效益分界点的位移规律,进而提出星状分散集团式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限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有积极作用。以此为基础,肖笃宁等人在明确城市景观质量与价值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与景观规划原则,并对城乡交错带的景观变化做了进一步分析 。李静等人则针对城市生态廊道,在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为我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车生泉从规模、结构、绿色廊道网络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绿色廊道的特征和作用,并探讨了廊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陈眉舞则通过对廊道的分类研究,从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探讨廊道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廊道分类方式,本文以城乡规划学为立足点,提取相关廊道类型,以廊道在城市中发挥的功能为分类标准,将廊道分为五类:承载城市中的交通运输及各类经济活动的经济型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空间的娱乐型廊道、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及保护城市生态为目的的生态型廊道、以文化教育及遗产保护功能为主的文化型廊道、兼具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综合型廊道。五类廊道构成城市廊道系统,作为城市中的线性空间,在城市规划中决定着城市的整体结构。
(二)各类研究的文献分析
1.经济型廊道
经济型廊道主要指城市中的交通空间、商业街区等,是城市中人流、物质流、经济流和信息流最为密集的地段,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廊道类型。
国外对城市中的经济型廊道关注较早,1945 年,美国学者哈里斯 (C.D. Harris)和乌尔曼(E. L. Ullman)完善了著名的多中心地带模式,认为交通优越性决定了城市内部结构中的次中心位置。萨姆·巴斯·沃纳 (Sam.B.Warner Jr.)也指出交通对于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型廊道在城市中的关键地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20 世纪 80 年代,作为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的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 Duany) 夫妇及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 Calthorpe)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raditional Neib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及“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ransit Orient Development,简称“TOD”)均从街区、交通廊道布局方面入手摸索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模式,对其后的城市规划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后,经济型廊道开始成为城市规划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伴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而发展。E.J. Taaffe、Shaul Krakover及Howard L.Gauthier通过对美国俄亥俄州大都市区人口扩散、廊道效应的细致分析,指出由于廊道效应的存在,使得交通廊道影响着城市的形态结构及人口分布,该理论对城市规划中的结构优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此后,以廊道效应为基础理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规划新模式的研究。进入 21 世纪,经济型廊道研究的重心开始由对城市模式的探索转向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等方面,从技术角度探索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办法。
相比于国外,国内关于经济型廊道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对于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在实践中出现诸多与国情不契合的现象。因此,国内学者致力于探寻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型廊道发展之路。有学者通过调查轨道交通沿线主要区域的人口数量变动情况,指出交通具有引导城市人口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迁移分布的重要作用 。宗跃光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探讨了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分别产生经济效益与自然效益的综合效益极大点的存在,对廊道在城市规划中的研究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刘芳通过对城市住区发展趋势的研究,指出较大规模及功能复杂的城市居住空间存在沿主要交通线两侧密集分布的态势。毛蒋兴等人则从空间吸引与空间分异的角度对交通廊道效应进行了解析,指出交通廊道的空间吸引及分异效应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不难发现,对于经济型廊道的研究一开始多集中于对城市模式的探索。进入 21 世纪,城市生态保护及资源利用成为经济型廊道研究的主流。
2.娱乐型廊道
娱乐型廊道指城市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线性空间,参与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之初便出现了以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廊道空间,其规划宗旨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16 世纪末出现在欧洲城市的林荫道便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为目的而设立的,其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绿色廊道的雏形。19 世纪末,奥斯曼对巴黎进行改造时建造了大量的林荫道,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认可,此后林荫道开始在西方各国蔓延开来。20世纪40年代初在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主导进行的伦敦战后重建工作中,首次将绿色廊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这是廊道在早期城市规划中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为后续廊道在城乡规划学中的研究积累了经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绿色廊道运动”倡导在城市中建设慢行系统,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户外游憩空间的绿色廊道应运而生。20 世纪 90 年代,绿色廊道相关理论发展成熟,世界范围开始进入绿色廊道建设的高峰期。
国内对于娱乐型廊道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 20 世纪末,才作为绿色廊道的功能分支之一被提及。21世纪初,国内的研究以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为主,主张利用廊道连接城市公园、绿地和广场等开放空间,以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为大规模的绿色廊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生态型廊道
生态型廊道指城市中以提升环境品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目的的线性空间。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近代生态廊道理念出自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著名的公园系统规划(Boston Park System)。该规划用带状公园、带状绿地和林荫道等线性空间将市区及其周边公园连接起来,形成兼具生态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廊道体系,为城市生态型廊道的研究与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国巴黎在 1965 年通过建设与塞纳河平行的河流廊道,实现郊区与城市中心的连接。英国伦敦在 1977 年和 1994 年的两次城市规划中,将东南部的绿道拓展到城市与郊区的大环境当中,在半径 48 km 的范围内建设环城绿带以维持城市与周边自然生境的生态稳定。至 20 世纪末期,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发展成熟后,生态型廊道研究逐渐得到完善。1993年,D. S.史密斯(D. S. Smith)和P.赫尔姆德(P.Hellmund)在《绿道生态学》(Ecology of Greenway)中将生态和自然保护纳入绿道规划的一部分,生态廊道研究开始逐渐形成一条独立的分支。199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简称“IUCN”)建议将孤立的斑块连结起来,实现“从岛屿式到网络式”的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改变 。起到连结作用的廊道空间参与构成城市绿地系统,使之成为整体,从而更好地作用于城市生态,减少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以此为背景, Jordán F.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的概念,其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用于连接破碎斑块,为生物迁徙及生存创造较大生境。综上所述,国外对于生态型廊道的研究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层面。
国内对于生态型廊道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国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众多城市问题相继暴露,国内学者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廊道作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展开研究,认为建设生态廊道是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景观碎片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李团胜通过对沈阳市景观格局的分析,指出城市廊道系统的不平衡性,并依此提出城市生态系统中需要建设的重点。黄艺等人通过现状分析,总结出利用廊道连结孤立景观斑块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方案。豆俊峰、徐晓波分别在 2002 年和 2008 年对重庆市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方案,将江河与城市内部道路廊道相结合,实现城市空间系统的整合。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分散、破碎的景观格局不能达到良好的生态效果。只有完善的生态网络才能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对城市区域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4.文化型廊道
文化型廊道主要指城市中具有文化价值、教育意义的历史街区或连接历史遗址的线性空间,旨在保护文化与生态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场所,其理论所突出和强调的是把自然及文化遗产合二为一,在关注城市遗产文化价值的同时发展其生态及经济价值。其作为一种地区发展战略,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片区的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文化型廊道的研究,国内外均以20世纪 8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为主。19世纪60年代初,刘易斯(Philip H. Lewis) 教授提出环境资源分析的地图研究法,研究得出自然和文化资源主要沿廊道分布,为遗产廊道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支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72 年制定《世界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确立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正式将两者共同纳为公约保护对象。国家遗产廊道模式随着 1984 美国正式颁布《伊利诺依斯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法》,同时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也正式展开。伊利诺依斯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成为后期遗产廊道研究的样板,西奥多里比尔、格伦尤格斯特、布伦达巴雷特等学者均以其为研究对象从各个方面发掘国家遗产廊道模式的根源与演进。
国内遗产廊道相关理论研究、管理体系及管理规划内容最初引自美国,21世纪后,国内相关研究才逐渐完善起来。俞孔坚、李伟等人以台州市为例,运用Knaapen提出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简称“MCR”)对遗产廊道在城市化高速发展区域的兼容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强调了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龚道德、张青萍对遗产廊道的产生背景、重要节点等进行了细致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
近年来,国内外遗产保护的研究逐渐向重视静态遗产的同时重视活态遗产、重视单体遗产的同时重视群体遗产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文化型廊道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并呈现出由线形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在城市规划中则直接体现在老城区的改造方式及文化公园等的连结规划上,着力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
5.综合型廊道
综合型廊道指在城市中兼有上述两种及两种以上功能的廊道空间。进入21世纪,随着廊道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于城市空间、土地等资源的深入思考,建设兼具多种功能的廊道成为发展趋势。综合型廊道的发展为 21 世纪集约型城市廊道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综观各类廊道研究过程,其理论发展在时间上存在一定承接关系,且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共性,均经历了从探索期到系统发展的过程。基于此,能够较为清晰地梳理出廊道发展的脉络及趋势。
三 历史脉络梳理
基于上文对城市廊道研究的梳理,城市规划相关廊道研究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表3):
(一)第一阶段:认识探索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
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巴黎的林荫道以及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绿带圈均可认为是廊道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早期尝试。英国194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是首部涉及城市廊道建设的法规。1971年莫斯科与澳大利亚的总体规划中均采用了绿色廊道网络模式,这标志着廊道作为防止城市无限蔓延的手段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和城市规划中。
这一阶段,廊道在城市中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廊道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合理的城市模式,这一时期的廊道建设实践为后来的廊道理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二)第二阶段:认识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末)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高速发展使景观破碎化成为普遍现象,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廊道成为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相关研究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R·Forman 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等理论在这一时期为廊道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美国绿道》一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于廊道的认识开始走向成熟。
这一时期的廊道理论侧重于减少因城市建设而造成的景观碎片化及保护物种多样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成熟,廊道在城市中的作用被拓展至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层面,相关研究提倡人们从汽车中走向自然。相关研究为20世纪 90年代国内的大规模廊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第三阶段:认识系统化期(21世纪初至今)
基于廊道理论的成熟及大量城市廊道建设经验的积累,规划中的廊道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关注点从廊道的生态保护作用层面开始逐渐提升至廊道系统化作用层面。进入 21 世纪,城市建设日益重视人居环境质量,城市规划中对于廊道的应用开始侧重于健康层面;同时,随着人口增多、土地等资源紧张,“土地利用与资源价值”成为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相应的廊道建设也开始趋于功能多样化。基于城市整体设计的理念及现有的廊道建设基础,廊道的研究开始由线性的单一功能向系统化的多功能发展。
这一时期,健康与资源成为廊道研究及建设关注的重心,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廊道系统的重要性,基于城市整体设计理念的提出,城市中廊道系统的构建逐渐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环节。然而该时期的廊道研究对于多条廊道的交互作用以及整体解决城市问题的探索尚未开始,该领域成为当下廊道研究亟需填补的空白。
四 评价与展望
通 过 对 以“Green Corridors”“Heritage Corridors”“Transportation Corridors”“Ecological Corridors”为关键词的廊道相关外文文献的搜索统计,不难看出国际学术界对于廊道的关注程度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图1),21世纪后急速上涨,廊道已然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样,以“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交通廊道”“生态廊道”为关键词对建筑科学与工程学科内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发现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顺应全球研究热潮,21世纪后相关文献发表量呈现爆炸性增长(图2),近几年达到最热。由此可见,廊道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廊道研究由最初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再到当下对城市健康、居民健康的关注,这一过程实际是“人”在城市环境中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的体现,与城市规划中日益强调“人本”思想的发展一致。既有研究表明,各类廊道功能效用的形式及宽度是重要参数,但尚无明确的相关标准,“越宽越好”的标准受限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这一矛盾成为城市廊道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进入 21 世纪,廊道的系统化建设初露端倪,但一方面廊道系统的不完善使其对城市的整体性作用较弱;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廊道网络系统建设仅停留在形态塑造层面,单纯实现廊道在视觉上的网络化格局,较少考虑多条廊道间的交互作用。因此,现阶段的廊道建设并不能实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要使廊道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关注廊道的整体性作用、从结构层面组织廊道系统、发展多功能廊道系统迫在眉睫。而构建完善的廊道系统,各廊道结构衔接、功能整合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是现阶段亟需填补的领域,单条廊道的连通性、可穿越性、宽度、曲度等结构特征是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廊道效应相关理论探讨廊道系统对城市的影响,从而得到合理的廊道布局将是研究的重点。相应的,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开展的廊道规划,以及对廊道系统进行评估、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将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后续研究中,廊道系统的作用与系统建构,以及应对当前城市问题的有效性,将成为必要的研究内容与重点。
廊道由最初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到保护城市生态,从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到关注居民健康,从单纯地为交通活动提供空间到系统地整合空间、资源和信息,其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然而,目前针对廊道的研究多停留在线性层面,多功能廊道系统构建成为当代城乡规划学一个亟需填补的领域。因为构建完善的廊道空间系统,可使城市交通等机能运转更加流畅,使城市整体更加健康,最终实现从“环境生态化”到“社会生态化”的转变。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4期
《城乡规划领域廊道相关研究述评》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论文征稿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 ——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PD】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